【香港需要什么样的变革】关于「香港要改革」讨论的几点分析响应
浏览:798 发布时间:2024-08-19
姚志胜 全国政协常委
「香港要改革」话题引起广泛讨论,社会上也有一些不同看法,如中央港澳办主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的有关谈话是否对香港的批评或负面评价?香港改革是否要放弃传统优势?香港是否要搞一场大规模的改革运动?等等。本人根据夏宝龙主任的谈话及中央驻港联络办领导班子传达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公布的内容,并结合习近平主席关于香港工作的重要论述,归纳总结了四点看法:其一,三中全会《决定》的核心是「改革」,「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是香港贯彻全会精神的指导思想;其二,通过改革更好发挥「一国两制」独特优势,是香港改革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三,全会对香港提出的五方面要求是香港的五大着力点,这并不排斥香港全面推进国际创科中心等「八大中心」建设;其四,香港不应搞什么改革运动,而需务实地「把事情一件件做起来」。
过去,我们多是讲内地改革,现在讲「香港要改革」,有不少人感到有些「突然」,甚至「不太理解、不太适应」。较早前,夏宝龙主任会见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的谈话,明确提出了「香港要改革」的要求,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关于香港工作的重要思想,传达了中央的厚望重托,对于香港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夏宝龙主任的有关谈话,认真响应社会对改革的关注,深入思考「香港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变革」,如何融入国家改革大局,抓住机遇实现由治及兴。
以「改革」为指导思想
「香港要改革」的说法是否对香港的批评或负面评价?答案当然不是。
事实上,香港回归以来,一直在不同方面进行改革。多年来,香港与内地金融、贸易、法律的合作以至人员往来的过境安排等,都进行了大量的体制机制改革。习近平主席非常重视香港的改革创新。香港这些年来最重大的改革创新实践,就是香港国安法的颁布实施和完善选举制度,确保香港实现由乱到治,并开启由治及兴的新阶段。这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所进行的。习近平主席还多次具体谈到香港改革创新问题,不仅明确表示「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充分释放香港社会蕴藏的巨大创造力和发展活力」,而且还要求香港「要转变治理理念,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有为政府同高效市场更好结合起来」,以及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等。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香港工作的论述虽然没有提到「改革」二字,但全会《决定》的核心就是「改革」,香港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以「改革」为指导思想,用夏宝龙主任的话说,就是「要识变、应变、求变,通过改革实现更好发展」。行政长官李家超也强调香港面对挑战要识变、应变、懂变。显然,特区政府清楚理解中央的工作要求。
立足更好发挥独特优势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没有提到香港国际创科中心等「八大中心」建设,是不是对此予以排斥?答案是否定的。
《决定》关于香港的内容有五项重点:一是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二是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三是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四是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五是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综观《决定》全文,关于香港工作的论述就放在「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这个部分,既凸显了香港在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角色关键,也表明,《决定》是从国家「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层面列出工作重点。但这并不排斥香港全面推进「八大中心」建设,就像《决定》提到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但不等于上海只做金融工作一样。
近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连续大手笔报道香港创科发展,特别强调习近平主席关怀引领、特区政府积极作为、招商引才大见成效、产业集群渐显雏形。这里显然是要带出中央支持并期待香港加快构建国际创科中心的重要信号。
香港改革是否要放弃传统优势?答案也是否定的。
香港改革与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习近平主席不仅指出「一国两制」是香港最大的优势,而且强调「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因此,香港贯彻全会精神,不可妄自菲薄,而须守正创新,加强制度自信,坚持立足于发挥「一国两制」的优势进行改革,通过改革更好地发挥香港独特优势。中联办有关会议对此有一套既具体准确又通俗易懂的讲法,即「五个守住、五个用好、五个当好」:一是要守住「一国两制」,用好独特地位,当好制度创新「先行者」;二是要守住国际优势,用好外联内通,当好联通世界「桥头堡」;三是要守住发展之本,用好中国机遇,当好中国式现代化「排头兵」;四是要守住法治精神,用好普通法系,当好依法治理「模范生」;五是要守住文化特色,用好文化力量,当好中华文化复兴「生力军」。
不是批评而是立牌指路
香港是否要搞一场大规模的改革运动?答案还是否定的。
夏宝龙主任讲得很清楚,要以扎扎实实的工作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事情一件件做起来,不断擦亮香港的一张张「金字招牌」。有人说,香港需要成立由行政长官牵头的改革委员会,进行一场大改革。这显然不是中央的意思。特区政府需避免轰轰烈烈的形式主义,而应以务实改革创新求变的思维推进实际工作,积小胜为大胜,开创由治及兴的新局面。
夏宝龙主任在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之前就明确指出,香港由治及兴本质上就是一条创新变革之路。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夏宝龙主任提出香港要改革,不是负面批评,而是以习近平主席治港方略为指导,对香港鼓励鞭策,立牌指路,确实值得香港社会高度重视。
来源:香港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