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相互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举行
浏览:979 发布时间:2024-06-25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座谈会召开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区域整体实力
努力为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作出川渝更大贡献
袁家军王晓晖讲话 胡衡华黄强施小琳发言
6月21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座谈会在广安市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相互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主题,谋划川渝协同发展新任务新举措。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主持会议并讲话。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四川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分别发言。中央财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到会指导并讲话。
袁家军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成渝地区发展,今年4月来渝视察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新的重要指示要求。今年以来,两省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部署,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支持下,扎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要坚持对标对表,深化思想认识,凝聚战略共识,以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要在辐射带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勇挑大梁、示范引领,坚持“川渝一盘棋”思想,携手打造西部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助力构建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更好服务引领西部地区现代化。在支撑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上实干争先、走在前列,持续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发展壮大副中心城市,促进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享,更好支撑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在服务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上主动作为、探索经验,共同放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效应,助力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在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上创新思路、开拓新局,强化战略协作、政策协同、平台对接、利益共享,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动空间布局整体优化、发展能级整体提升。
袁家军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进入全面提速、积厚成势的新阶段。新征程上,重庆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与四川同题共答、同频共振,整合运用成渝地区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后发优势,携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在成渝地区高效联动,深化落实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和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三中心一走廊”重点任务,健全川渝全方位合作机制,聚力打造双城经济圈建设5周年重大标志性成果,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王晓晖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去年7月来川视察和今年4月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对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新的要求,为我们乘势而上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近5年来,在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双城经济圈建设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变为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川渝两地整体实力持续提升,形成了目标同向、措施一体、协作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进入了相互赋能、深度融合、量质齐升的崭新阶段,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国家战略走深走实鼓舞了斗志、增添了动力。
王晓晖指出,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鲜明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重大概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重大任务,此次联席会议确定“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相互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题,是川渝两地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两省市着力破除高质量发展瓶颈制约、释放改革创新集成效能、塑造未来竞争优势的实际行动,对于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支撑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双方共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联动,统筹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等重大改革事项,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共同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在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协同攻关、创新成果共享、创新开放合作方面持续发力,更多汇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共同打造具有川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共同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和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推动形成适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环境。
座谈会上,胡衡华、黄强分别通报两省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交流发言,施小琳汇报双核联动联建成都方面有关考虑。会议听取了强化川渝协同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审议了《关于川渝高竹新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恳请国家支持事项》《川渝相互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合作事项清单》。
在川期间,重庆市党政代表团还参观考察了川渝高竹新区、四川瑞创汽车科技公司等,了解新区规划建设、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川渝协同创新强化新质生产力科技支撑以及企业推进“智改数转”等情况。
重庆市领导陈新武、郑向东、商奎,四川省领导陈炜、董卫民,中央财办有关司局和川渝两省市有关部门、地方负责同志等参加。
6月21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成果发布会在广安市举行。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通报重庆市下一步打算,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通报会议主要成果及四川省下一步打算。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分别通报有关情况。中央财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四川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出席。
袁家军说,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川渝两省市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我们将与四川共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的重要指示要求,紧扣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实施5周年重要节点,抢抓历史机遇,强化改革创新,发挥特色优势,促进相互赋能,迭代升级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重大改革,加快打造具有成渝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川渝贡献。一是携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协同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共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创新策源和集聚转化功能突出的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优化构筑引才聚才创新生态,努力在全国高质量发展版图中争先进位。二是携手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在成渝地区高效联动,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重大战略贯通衔接、一体推进,联动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构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重要支撑,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三是携手提升成渝地区战略位势和发展能级,谋划推进一批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功能平台和改革试点,构建“一体两核多点”区域联动新格局,增强西部金融中心集聚功能和服务质效,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特色创新发展,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深化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突破,不断提高引领西部发展、服务全国大局的能力和贡献度。四是携手健全川渝全方位合作机制,立足国家所需、川渝所能,加大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强化战略协作和政策协同,加强平台对接、数据共享和利益共享,扎实推动区域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深化拓展,打造全国跨省市区域合作新典范。
王晓晖说,召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国家战略走深走实的具体行动,也是高举改革旗帜、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之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川渝新篇章的重要宣示。会议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务实讨论,明确了深化新时期川渝全方位合作、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事项,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一是进一步深化了对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理解把握,川渝两地将深入贯彻总书记最新重要指示要求,加强工作协同、政策联动、资源整合,一步一步把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二是进一步形成了新征程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共识,双方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围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提升区域发展能级和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加强全面合作。三是进一步确立了深化川渝全方位协作的重点任务,在年初确立的今年重点合作事项和重大项目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川渝相互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合作事项清单》,同时还谋划提出一批需要向国家共同争取、双方协同实施的具体事项。四是进一步完善了推动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把共建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功能平台作为重要内容,审议通过了《关于川渝高竹新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有利于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更好助推两地融合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强化“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理念,和重庆一道合力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拓展,打造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战略支撑力和创新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为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作出川渝更大贡献。
胡衡华在通报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情况时说,重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聚焦“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突出“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深入实施“十项行动”,打表推进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台“四张清单”,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是重大项目提速建设,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一批支撑性引领性重大项目,进一步夯实了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硬支撑”。二是重大政策加快落地,优化完善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双城经济圈“1+7+13+N”规划体系加速形成,两地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多政策红利、同城便利。三是重大改革有序推进,强化数字重庆建设和重点领域改革双轮驱动,推动开放通道和开放平台互促共进,携手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四是重大平台功能升级,深化双核联动联建,推动成渝中部地区相向发展,加强毗邻地区合作,着力构建“一体两核多点”新格局,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黄强在通报四川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情况时说,四川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推动“双圈”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一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超常举措稳住经济大盘,持续优化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促进成渝中部地区崛起,经济实现量质齐升。二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集聚战略科技力量,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超常规大力度精准支持人工智能一号创新工程,大力发展绿氢、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建设扎实推进。三是聚力打通体制机制难点堵点,稳健推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推动便捷生活提质扩面,统筹建设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枢纽,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建设。四是着力打造国家战略腹地建设重点承载区,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加快打造世界级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底线,维护国家战略安全能力持续增强。
重庆市领导陈新武、郑向东、商奎,四川省领导陈炜、董卫民,中央财办有关司局和川渝两省市有关部门、地方负责同志,新闻媒体代表等参加。
来源:川观新闻